泓泰

李荫心:元明清的“北京时间”在哪里?

admin
李荫心:元明清的“北京时间”在哪里?-第1张-游戏相关-泓泰

中新社记者:陈杭

作为保【bǎo】存最为完整的古【gǔ】代【dài】城市轴线之一,全【quán】长7.8公里的【de】北【běi】京中轴线有“北【běi】京老城的灵魂和【hé】脊梁”之称。这条轴【zhóu】线最【zuì】北端,矗立着【zhe】两座古老建【jiàn】筑——钟楼和鼓楼,它曾【céng】“暮鼓晨【chén】钟”响彻数百年,为古都报送“北京【jīng】时【shí】间”。

京【jīng】城的【de】“暮【mù】鼓晨钟”是怎样【yàng】敲击【jī】出【chū】“北京【jīng】时间”的?中国传统计时以“时辰”为单位,从“时辰”到“小【xiǎo】时”,“北京时间”发生了哪些变化?北京【jīng】钟鼓楼如何探索文物建筑【zhù】活【huó】化利用新模式?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【guǎn】所【suǒ】所长李荫心近日接【jiē】受中新社“东西【xī】问【wèn】”独【dú】家专访【fǎng】,对此进行深度解析。

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中新社记者:钟鼓楼在古【gǔ】代发【fā】挥着怎样的【de】作用?北【běi】京钟【zhōng】鼓楼有何独特之【zhī】处?

李荫【yīn】心:钟【zhōng】鼓楼的历史,可【kě】上溯至秦汉时期。一般认为,钟鼓楼有【yǒu】两【liǎng】种【zhǒng】,一【yī】种建于宫廷内,一种建于城市中【zhōng】心地带,多为【wéi】两层建筑。其中,城市【shì】中的钟【zhōng】鼓楼主【zhǔ】要【yào】发挥报时和管理【lǐ】社会生活秩序等作用,如北京钟鼓楼、西安钟鼓楼【lóu】等诸【zhū】多遗【yí】存,均具这种【zhǒng】功【gōng】能。

北【běi】京钟鼓楼始建于公元1272年,是元【yuán】、明【míng】、清【qīng】三【sān】代北京的报时中心,在历史【shǐ】上屡建屡毁,屡【lǚ】毁屡建。今天,我们可以看【kàn】到,北京【jīng】钟鼓楼位于【yú】北京中轴【zhóu】线最北端,钟楼在【zài】北、鼓楼在南,两【liǎng】楼在一条【tiáo】笔直的直线上。

北京钟鼓楼的南北【běi】布局,不仅体现了【le】其作为城市计【jì】时、报时及【jí】报警作用建筑的实用功能,也是皇权和【hé】时【shí】间【jiān】管【guǎn】理权力【lì】的象征,同时【shí】还是【shì】古代中国文化信仰和对宇宙理解的观照。比如,鼓楼【lóu】初名“齐【qí】政【zhèng】楼”,取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【huǒ】、土、日、月”等“七政”之【zhī】意【yì】。根据古籍记载【zǎi】,“七【qī】政”是日月星【xīng】辰等【děng】天象【xiàng】的规矩与法【fǎ】度。人间【jiān】帝王仰观天象,效法天道,将【jiāng】其作【zuò】为治【zhì】理国【guó】家事务【wù】的政治【zhì】准则,所以称为“政”。

现存鼓【gǔ】楼为明代建筑【zhù】,在清代进【jìn】行【háng】过修【xiū】缮。通【tōng】高46.7米,三重檐【yán】歇山顶,灰瓦、绿琉璃剪边【biān】,是一座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建【jiàn】筑,分【fèn】为上下两层,登楼台阶共69级。

现【xiàn】存钟楼为清代重建,为【wéi】防雷击和火灾【zāi】,采【cǎi】用全砖石无梁拱券式【shì】结构【gòu】。其灰墙黑【hēi】瓦的“外貌”与鼓楼【lóu】形成了鲜明的【de】色彩【cǎi】反衬。钟楼通高47.9米,重【chóng】檐歇山顶,黑琉璃瓦、绿琉【liú】璃剪边,登楼台阶共75级。内部结构【gòu】将【jiāng】天【tiān】井、声道及传声融【róng】为一体【tǐ】,强调了共鸣、扩音和传声的【de】功【gōng】能,这种设计在中【zhōng】国【guó】钟鼓楼建筑史【shǐ】上是独一无二【èr】的。

9-21,北京春光明媚,游客从鼓楼前经过。中【zhōng】新社记者 崔【cuī】楠 摄【shè】

中新社记者【zhě】:中国古【gǔ】代是怎样计时的?北京【jīng】钟鼓楼如何以“暮【mù】鼓晨钟”敲出“北京时间”?我们现在使用的“小时”和“暮鼓晨钟”敲击【jī】出【chū】“北京时间”有何【hé】异同?

李荫心【xīn】:计时仪【yí】器是时间【jiān】文【wén】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古代【dài】曾使用的测【cè】时【shí】方法分为【wéi】两大【dà】类【lèi】:第【dì】一类是测时计时,通过观察具有规律的天体进行计时,如日晷;第【dì】二【èr】类【lèi】是【shì】守时计时,找到能确定时间的事件【jiàn】,使它们重复发生,通过累积进行时间来计时,如【rú】碑漏、铜刻漏【lòu】和时辰香。

北京钟【zhōng】楼【lóu】、鼓【gǔ】楼的运行遵行“司时仪【yí】器计时,更鼓依时定更【gèng】,大钟依更报【bào】时”的【de】模式。从元【yuán】代到清代【dài】,北京【jīng】钟鼓楼分【fèn】别采用过碑漏、铜刻漏、时辰香等计时仪器计【jì】量着古老【lǎo】北京城的“北京时间”。

以【yǐ】碑漏【lòu】为例【lì】,《元史》记载北京【jīng】鼓楼的碑漏“以木为【wéi】之,其形如碑,故【gù】名碑漏,内【nèi】设【shè】曲筒,铸铜为丸【wán】,自碑首【shǒu】转行而下,鸣铙以为节”,即它【tā】的外观【guān】像【xiàng】是一块碑,用木【mù】头制成;内部设置自上而下呈【chéng】“之”字形【xíng】连接的【de】铜【tóng】管;碑首上端设投【tóu】球孔和一个可以储存若干铜制小球的储球【qiú】筒。

作为【wéi】中国古代计时【shí】器之一,碑漏现已失传。如【rú】今在北京【jīng】鼓楼看到【dào】的碑漏,是【shì】依据【jù】文献记【jì】载仿制【zhì】,高2.2米、宽1.4米,设若干个金【jīn】属球,每个金属球【qiú】沿【yán】碑漏内铜管下【xià】行至击铙用【yòng】时为24秒,36个金【jīn】属【shǔ】球需用14.4分钟(一古刻)。以此类推,3600个金属球滚动【dòng】完毕正好为24小时。

北京钟鼓楼代表了丰【fēng】富的时间【jiān】文化,与二十四节气、十二时辰【chén】关系【xì】密切。鼓楼原【yuán】有更【gèng】鼓二十五【wǔ】面,其中一面主鼓代【dài】表一年、二十四面群【qún】鼓【gǔ】代表二十四【sì】节气。中国古代传统的计时方式是将【jiāng】一昼【zhòu】夜平分为十二个时辰【chén】(每个【gè】时辰相当于【yú】现【xiàn】在的【de】两个小时),并以地支名加【jiā】“时”字表【biǎo】示【shì】。自戌时(19时至21时)至【zhì】寅时(3时至【zhì】5时)的五个时辰被划【huá】分为五更。一更与五更之时,先击鼓【gǔ】后撞钟,二更【gèng】至四更只撞钟不击鼓。至乾隆年间,改为只在【zài】一更与五【wǔ】更报【bào】时两【liǎng】次,先击【jī】鼓后【hòu】撞钟。

钟、鼓【gǔ】敲击【jī】方法为“紧十【shí】八、慢十【shí】八、不紧不慢又【yòu】十【shí】八”,反复两【liǎng】遍,共计【jì】108响。古代以五日【rì】为一【yī】候,积六候【hòu】为月,故【gù】一年有七十二候【hòu】,与十二月、二十四节气相加,合为108,象征着一【yī】年轮回【huí】,天长地【dì】久。

9-21,大年初一【yī】,“甲辰龙年钟鼓迎春”活【huó】动在【zài】北京钟鼓【gǔ】楼启【qǐ】动。图为唱时与击鼓表【biǎo】演【yǎn】。中新社【shè】记者 贾天勇【yǒng】 摄

报【bào】更从“起更”开始,每【měi】日【rì】报时【shí】始于“暮【mù】鼓【gǔ】”,止于“晨钟”,因此有“暮鼓【gǔ】晨钟”的说法。

北京钟鼓楼【lóu】击鼓撞钟【zhōng】声音【yīn】传【chuán】播范围广【guǎng】,乾隆皇帝在《御制重建钟【zhōng】楼碑记【jì】》中写道:“当【dāng】午夜严【yán】更,九衢启曙,景【jǐng】钟【zhōng】发声,与宫壶之刻漏,周庐之【zhī】铃柝【tuò】,疾徐相应。清宵气肃,轻飙【biāo】远扬,都城内外十有余【yú】里,莫【mò】不耸【sǒng】听。”

北京钟【zhōng】鼓楼在“暮鼓晨钟”里报送【sòng】了600多【duō】年的“北【běi】京时间”,1924年【nián】结束了【le】报时使命【mìng】。

说到“小时”计【jì】时方式,当是西方【fāng】的钟表【biǎo】传入【rù】中国后开始。中国古【gǔ】代使用十二时辰计【jì】时方法,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当时有【yǒu】人把一个【gè】时辰叫【jiào】做“大时”,把【bǎ】一【yī】个钟点叫【jiào】做“小时”。随着中西方【fāng】文化交【jiāo】流以及【jí】钟表【biǎo】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逐渐【jiàn】消失,中【zhōng】国计【jì】时系统逐渐成为24小时制,与【yǔ】世界通行做法【fǎ】衔接,“小时”一直【zhí】沿用至今【jīn】。

9-21(农【nóng】历正月【yuè】初一),“甲辰龙年钟鼓迎春”活【huó】动【dòng】在北京钟鼓楼启动。中新社记【jì】者 贾天勇【yǒng】 摄

中新【xīn】社【shè】记者: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北京钟鼓楼如何推【tuī】进文【wén】物活化【huà】利用【yòng】?

李荫【yīn】心:在【zài】时代的【de】更替中,钟鼓楼【lóu】的报时【shí】功能早已被【bèi】其他报时工具替代,作为遗迹则依然立于北京【jīng】中轴线最【zuì】北【běi】端,成为【wéi】历史的见证者【zhě】。

1924年,为【wéi】使【shǐ】民众勿忘八国联军侵【qīn】入北【běi】京【jīng】的【de】国耻,鼓楼易名为“明耻楼”,后恢复为原称“齐政楼”。1925年,在鼓楼【lóu】成立了“京兆通俗教育馆【guǎn】”,随后钟楼开设【shè】民众电影院,至此钟鼓【gǔ】楼开始向民众教【jiāo】育功【gōng】能转变。

1957年,钟鼓楼【lóu】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【bǎo】护单位【wèi】,1984年钟鼓【gǔ】楼进行首次【cì】大规模修葺,1987年鼓【gǔ】楼对外【wài】开放,1989年【nián】钟【zhōng】楼开始接待【dài】游客参观【guān】。1996年,北京【jīng】钟鼓楼【lóu】成为第四【sì】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2001年除【chú】夕【xī】,鼓楼再次响起鼓声,重现了昔日【rì】的报时场【chǎng】景。如今,鼓楼【lóu】院内【nèi】,多【duō】款文【wén】创【chuàng】产品让游客把“古老的时【shí】间”带回家。走进【jìn】鼓【gǔ】楼内【nèi】部,沉浸式数字展【zhǎn】“时间的故【gù】事”全方位讲述钟鼓楼的【de】历史和时间文化【huà】。鼓楼一层经过腾【téng】退修【xiū】缮后【hòu】恢复【fù】了7个券洞原貌,沉浸式光影秀《共【gòng】鸣》带领游客在光影的【de】世界,了解【jiě】“暮鼓晨钟”的城【chéng】市过往。

9-21(农历正月初一),“甲辰龙【lóng】年钟鼓迎春”活动在北京钟鼓【gǔ】楼【lóu】启动。图为敲【qiāo】钟代表敲响位于【yú】钟楼【lóu】一层的【de】数字大钟。中新社记【jì】者 杜燕【yàn】 摄【shè】

钟楼二层八角形钟架下,悬挂着【zhe】一口“大明永【yǒng】乐年【nián】、月【yuè】、吉日制”的报时【shí】铜钟,钟体【tǐ】高5.55米,下口直径【jìng】3.4米【mǐ】,最大【dà】厚度0.245米,重约63吨,被誉为【wéi】“古钟【zhōng】之王”。1990年除夕,钟楼再【zài】次撞响大钟,作为【wéi】新春【chūn】的祝【zhù】福。2024年是甲辰龙年,与往【wǎng】年【nián】不同【tóng】,今年农历正【zhèng】月初一【yī】,钟楼“敲响”了【le】数字【zì】大钟投【tóu】影艺术装置(简称“数字大钟”),同时数字【zì】大钟上呈现出斗转星移、四时更迭、物候变化的画【huà】面,展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节律【lǜ】、追求“天人合一”和谐境界的【de】文化【huà】意象。

如今,钟鼓楼虽【suī】已不再“暮鼓晨钟”,但来自世界各地【dì】的游客【kè】在此登楼,感受中国时间文化、远眺北京中轴【zhóu】线【xiàn】,钟鼓楼成为【wéi】旅【lǚ】游胜地。在钟鼓楼【lóu】之【zhī】间【jiān】的【de】小广【guǎng】场上,人们在这里【lǐ】踢毽子、下【xià】棋、跳【tiào】舞【wǔ】,孩童们在这里嬉戏,成为民【mín】众文娱【yú】场所。

图为市民在北京钟鼓楼广场游玩。中新社记者 陈杭 摄

作为时代【dài】的见证者,钟【zhōng】鼓楼连【lián】接着【zhe】古老历史【shǐ】与【yǔ】现【xiàn】代文明【míng】。北京市【shì】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一直遵【zūn】循“科学【xué】保护,合【hé】理【lǐ】利用”的原则【zé】,深【shēn】入挖掘钟鼓楼历史文化内涵。2019年,中国国【guó】家文物局、北京市文物局【jú】和东城区政【zhèng】府共同启动北京鼓楼、钟楼文物修【xiū】缮及展示提升工作,并将该工【gōng】作纳入《北京中【zhōng】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【háng】动计划》。我们所【suǒ】也将继续【xù】探【tàn】索文物建【jiàn】筑活化利用的全新模式,在有限的【de】文【wén】物建筑空间中,全【quán】面阐释钟鼓楼和中轴线【xiàn】的无限魅力。

受访者简介:

李荫心,北【běi】京【jīng】市钟鼓楼【lóu】文物保管所【suǒ】党【dǎng】支部书记、所长。近年来【lái】,在其【qí】主持下,北京【jīng】钟鼓楼先【xiān】后完成钟【zhōng】楼外立【lì】面修缮项目、钟楼一层现代设施拆除【chú】项目、鼓【gǔ】楼一【yī】层展陈提升项目【mù】、鼓楼保【bǎo】护【hù】修缮项目。鼓楼一层“时间的故事”主【zhǔ】题【tí】展结合使用【yòng】现代【dài】数字【zì】技术,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【xuǎn】优秀奖。

来源: 中国新闻社

标签: #敲响两侧遗迹中的钟02路线